记者手记:给“洋留守”老人的新春礼物
(新春走基层)记者手记:给“洋留守”老人的新春礼物
中新网青田2月11日电(张斌 张煜欢)采访结束,从浙江著名侨乡——青田返回杭州的路上,记者望着窗外渐远的群山,不断回味一份刚收获的暖意——暖于意料之中的“喜悦”,暖于出乎意料的“感动”。
每年春节, 法治时讯网,都是新闻工作者新春走基层、锻炼“四力”(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)的好时候,今年亦不例外。
图为仁庄镇仁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周民强在社区宣传防疫知识。 王刚 摄
作为中新社记者,我们常来青田,对这里并不陌生:
当地55万总人口中,有33万是华侨华人,分布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仅从青田县仁庄镇走出的华侨华人,就有3万余人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,相比往年春节侨胞集中返乡的盛况,今年,回仁庄镇过年的华侨华人只有约80人。
那头是在海外打拼,不能回乡过年的游子;这头是许久见不到子女的“洋留守”老人……
“新春走基层”中新社浙江分社“中新风格观侨乡中国年”小组与侨乡老人们合影。 包珊珊 摄
基于对青田的了解, 中国扶贫在线网, 中国生态聚焦网,和中新社对特殊群体的长期关注,我们开始思考:怎样在这个特殊之年,用行动为“洋留守”老人及他们在海外的子女带来一份新春暖意?
拍摄“乡村趣味短视频”的想法应运而生——我们希望以朴实的老人们为主角, 法律观察网,向镜头内外传递一份朴素、暖心的快乐。
坦白说,策划拍摄的时间很仓促。从小组讨论到正式开拍,不过两日。一开始,大家也担忧:找不到合适的“主角”怎么办?老人们会不会不懂短视频的“梗”,不愿配合?视频效果是否会达到预期?
带着压力和担忧,我们“奔向”青田。抵达当地后,通过与青田县、仁庄镇基层干部反复沟通,以及连夜讨论修改,我们最终确定5组拍摄对象和一套拍摄方案。那晚, 中国品牌农业网,大家怀揣期待,在一遍遍推敲中入眠。
次日开拍时,效果出乎我们的想象:
第一位拍摄对象是曾在意大利生活20多年的华侨——仁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周民强。尽管老婆孩子仍在意大利,他却甘愿回乡为村里发光发热,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。
81岁的伍仁棠真正实现了“桃李满天下”:他曾是仁庄中学校长。拍摄时, 中国县域动态网,老人家颤颤巍巍地带着我们上楼翻箱倒柜,找出学生们的毕业留影册。离开时,老人对我们说:“谢谢你们, 文创教育网,我今天很高兴。”
图为仁庄中学前校长伍仁棠展示其远在海外的学生。 王刚 摄
两对夫妇的恩爱, 资讯联盟网,更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动容。
伍孟豪、王庆梅夫妇的一个孩子在西班牙做百货店生意。在我们的记录下,王庆梅对着老伴儿唱了一首《牵手》:“牵着你的手,来生还要一起走……”眼角里闪烁泪光,老人们相濡以沫。
图为仁庄镇仁庄村村民王庆梅(右)为丈夫唱歌。 王刚 摄
留伯仙今年94岁了,曾在法国生活三十多年。他是当地有名的“集邮达人”,40多年收集近7000张邮票,留伯仙的老伴儿吴爱珠风趣爽朗,笑闹之间,老人们的生活呈现着别样的滋味。
图为仁庄镇仁庄村留伯仙(右)拿着自己收藏的部分邮票,与妻子合影。 王刚 摄